邵厂学校加强作业管理制度(修订稿)
学校作业是教师依据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课程指导意见布置给学生利用非课堂教学时间完成的学习任务。作业管理是学校日常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落实全面育人、推进课程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加强师资建设、做好新时期家校共育工作的有效抓手。学校根据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办公厅《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实施意见》及上海市教委《上海市加强义务教育学校作业管理措施》有关文件精神,为进一步加强学校作业的有效管理,特制定如下要求:
一、总要求——(六倡导六禁止)
六倡导:
倡导精心选题,独立设计;倡导作业分层,分类指导;
倡导规范批改,关爱学困生;倡导总结反思,构建学科题库;
倡导人性化管理,多元化评价;倡导义务辅导,个别针对性辅导;
六禁止:
禁止使用未经学校及上级主管部门备案审查的学习类APP布置作业;
禁止要求或组织学生购买未经国家或上海市审查通过的教学资料;
禁止布置惩罚性作业;
禁止使学生作业演变为家长作业;
禁止要求家长代为评改作业;
禁止使用侮辱、嘲讽言词或符号批改、反馈作业。
二、总原则
倡导“四必”,即:有发必收、有收必改、有改必评、有错必纠。
三、作业类型
作业一般分为三类:第一类是通常的书面作业,如习题、作文及各学科操作性基本功训练的作业;第二类是口头作业,通常指朗读、背诵任务及英语的听力作业等,第三类是综合实践性的作业,如根据学生身心特点和体质短板设计个性化“运动处方”;根据学生兴趣爱好设计多样化艺术活动,统筹安排班级值日、家务劳动、公益劳动等劳动实践。
四、作业时间
一、二年级学生作业应在课内或自习课内完成,不布置书面家庭作业。三、四、五年级学生作业一般在课内或自习课内完成,每天的家庭作业量不超过60分钟。初中年级学生家庭作业量一般每天不超过90分钟。
五、作业布置批改规范要求
布置和检查批改作业是教学过程中的重要环节,是师生交流的重要平台,是教师改进教学、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的重要手段。因此教师必须精心设计并认真检查批改作业。
一)作业设计
作业设计是备课的有机组成部分,应基于课程标准及其他相关课程指导意见,围绕作业的目标、内容、难度、类型、数量等关键要素,通过选编、改编、自主创编等方式,科学设计符合新时代育人要求、体现学校特点、适合学生实际的作业,凸显德育实效、促进思维发展、提升体质健康、强化美育熏陶、培养劳动习惯。
二)作业布置
(一)作业要精选
作业是学生掌握知识、形成能力的重要实践活动,各科任教师必须理解课改精神,吃透教材,依据课程标准、教材的要求布置一定数量的作业。
1、作业要有典型性、创新性,要做到难易适度,数量适当,要有利于知识的理解和巩固,有利于能力的提高。
2、精选作业的内容。要根据学习内容、阶段教学要求及学生实际选题,突出针对性、基础性、层次性、思维性。
3、作业分量和深广难度要适当,要有选择地使用现成的练习册或习题集。要避免机械的重复训练,杜绝把作业作为处罚学生的手段。
4、要根据班级学生综合情况针对不同学生进行分层布置作业。日常作业以课本习题、配套练习、作文、填图册、实验报告等为主,布置作业提倡因班、因人而异,使全体学生都得到提高。
5、要认真根据教学实际自行设计练习题,并形成电子文档形式,建立各教研组练习题资源库。
6、有选择性的挑选教辅书中的练习题,不得完全以教辅资料练习(或复印的教辅练习)替代作业。
(二)要求要严格
教师要明确作业要求,应把所教学科的习题及布置给学生的习题自己先做一遍,认真研究各类习题的编排意图和覆盖面,随时掌握易出现的问题,对教材内容与习题如何配合做到心中有数。对作业的格式、书写,要有严格的统一的要求,加强教育和检查,要求学生独立完成作业,不许抄袭作业、拖拉、草率应付、不交作业,对不交或抄袭作业的学生,班主任与任课教师密切配合,应及时批评教育并严格要求补做或重做。通过反复检查落实,使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解题习惯。
1、学生作业本封面应写清姓名、班级,同一学科同时使用多本作业本的,应在本子左上角标上阿拉伯数字,便于区分。教育学生爱护本子,不乱涂乱画,不卷角。
2、学生书写要求按照各年级要求使用不同笔。1-3年级作业使用铅笔,四年级以上使用蓝黑笔或钢笔。。
3、 要求学生不抄袭作业,按规定时间上交,既要允许学生有差异地完成作业,又要激励学生更快更好地完成作业,要注意培养学生自我检查作业、自我订正作业的习惯和能力。
4、对不合规范要求的作业,教师要耐心指导,个别帮助,引导学生自觉改正,鼓励学生在下次作业时按规范要求做好,对未按时上交的学生要查明原因,提出要求,督促以后准时上交作业,对作业有困难的学生要利用空闲时间予以教育及辅导,并及时给予帮助、鼓励。
(三)处理要及时
1、要及时处理全部作业,以便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适时调整教学过程。
2、作业一般应在布置或要求完成的次日(即收齐作业的当天)批改完毕,特殊情况(如作文、日记等)也必须在下一次作业上交前批阅完毕。
3、作业讲评要及时,以便迅速纠正所发现的问题。
(四)批阅要规范
1、凡书面作业,都应全批全改。作业一律用“优、良、及格、不及格”或“A、B、C、D”四个等次评定,写在作业的右上角或右下角,并注明批改日期,由教师书写在作业的右下角。
2、作业要认真批改,全收全改,一题一批,要无错批漏批现象。严禁让学生批阅,不许他人代阅。作业批改要及时,一般应在下一堂课前将作业本发给学生,未经批改的作业本不能发给学生。要求学生认真查看教师的批改或评语,并根据教师批改要求订正或重做。凡错题,均要求学生及时订正,教师对订正的作业同样要进行批改。
3、对书写整洁、解题具有独到之处的学生,教师要有针对性的批注,可以用上“优秀☆”等,还可以写上激励性的批语,书写字迹要工整,用楷书书写,评价要恰当。批改作业要多肯定、鼓励、赞扬学生作业的成功、进步,要指出作业中的错误缺陷,并引导学生自我认识、自己改正。不允许以罚做作业的办法惩罚作业质量有问题的学生。
4、作业批改一律使用红笔,建议使用红色水笔。批改符号要统一,正确的“√”,错误的“×”,并在错误处画波浪线“~”,在缺漏处标记“∧”, “订正”两字应在学生作业结尾的下一行顶格书写。
5、作业中的错处,可适当划出来。圈划要规范,一目了然,便于学生发现和改正错误,但杜绝在同一地方反复圈画涂改。一页上的作业逐题批阅,严禁在整面作业上只打一、两个大钩的粗放型批改方式。教师对作业中的高频性错误要作出分析与反思,并做好针对性补救措施,及时纠正和讲评。
6、提倡面批面改,作好记录。批改要有耐心,不得轻易撕学生的作业本,不得以加重学生作业负担作为惩罚学生的手段。
(五)布置要合理
1、教研组、备课组等要指导教师根据课标和意见合理布置、及时报备学科作业,并以年级组为单位统筹各学科作业,完成作业时间(一般指80%学生能完成)不得超过各年级作业完成时间总时间,如有超过总时间,年级组要适时予以协调,年级组每天要把学生作业内容及完成时间进行在教学楼进行公示,以备学生监督。
2、各学科要根据学科特点有序安排实践性作业、跨学科作业。确保作业总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
3、严禁向家长布置作业,不得要求家长批改作业。
三)学生做作业要求:
1、作业要认真:学生要养成先复习后作业的习惯。作业时要独立思考,不抄袭,不拖拉、认真对待,发现错误及时订正。对教师规定的口头、书面等课内外作业都应重视,并按时完成。
2、书写要工整:①字迹要写得工整、清楚。②书写一律用铅笔、水笔等笔书写,保持作业本整洁。③课后作业必须注明作业题页数、题号、错题要有更正。
3、作业本要规范:①作业本封面规范整洁,校名、科目、班级、姓名等填写完整。②各科书面作业格式要符合各学科的规范。
4、有效利用课后服务时间在老师的指导下完成家庭作业或大部分家庭作业,并确保作业的质量。
六、作业考核
作业环节作为教学五环节重要一环,是提升教学质量的重要手段,学校每学期通过学生访谈、学生问卷、教研组自查、教导处常态检查、行政领导不定期抽查、学期期末检查等方式进行全面检并纳入绩效考核,作为教学常规考核重要一环。
1、考试学科作业检查范围主要是配套练习册和自行设计作业,非考试学科作业检查范围主要是配套练习册及其他拓展性作业或跨学科作业;考试学科没有自行设计作业,本学期作业考核即为“C”档。
2、对于批改不符合要求,有漏批、不批作业等现象考核不得进入“A”档;
3、对上交检查的学生作业收交不齐的,考核不得进入“A”档;
邵厂学校
2021.9